【走訪·課題組】之十一: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
【編者按】7月19日,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2013年度指導委員會在亚愽娱乐app召開。借此機會,天地小編采訪了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常勝研究員和鮑秉坤博士。他們受研究所委派,長期駐扎獅城。通過采訪,他們向大家詳細介紹了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的情況和在異國他鄉工作、生活的別樣感受。
1、天地小編:兩位好!首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的基本情況吧。
徐常勝:2008年7月,中國-新加坡數字媒體研究院(China-Singapore 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a, 以下簡稱CSIDM)在新加坡正式成立。該研究院受新加坡媒體發展局資助,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成立,是中科院亚愽娱乐app的海外全資分支研究機構。目前,研究院由徐波副所長兼任院長,由我擔任執行院長。
CSIDM是亚愽娱乐app在海外的第一個實質性研究實體,采用由新方出資,我方選派科研人員,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研發迎合雙方需求的研究項目的運行模式。2008年成立之初,我們就確定了發展戰略目標——通過研究與開發有力的技術工具來有效地促進人類跨語言協調和溝通(Mediation and Communication)。幾年來,圍繞這個戰略目標,我們的研究領域涉及交互式語言翻譯、語音識別與合成、虛擬現實、多媒體分析與搜索等,我們還積極與新加坡研究機構和工業界開展共同研究、技術合作和成果轉化等工作。
CSIDM自成立以來,亚愽娱乐app共計派遣超過40名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前往新加坡工作。在過去的五年里,研究院通過不斷與新加坡媒體發展局的溝通和交流,形成了完整的可以執行的發展戰略和技術路線。截止2013年3月底,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共申請29項專利,發表論文149篇,其中包括在國際權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和國際頂級會議,例如:ACL、ACM Multimedia以及CVPR上發表多篇論文,并且形成了以語言翻譯和人機交互為重點的兩大技術平臺。
2、天地小編:除論文專利外,研究院這幾年還有哪些重要產出?
徐常勝:新加坡的學術界一向注重科研成果與產業應用的結合,研究院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目前我們已與包括南京拓視普智能技術有限公司、Genii Inc.,ST Electronics,Hutcabb Consulting Pte. Ltd.,Samsung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利用研究院技術還在新加坡注冊了一個公司,最近正在商洽紫冬口譯技術,相信不久之后也會落戶新加坡。
3、 天地小編:與國內外共建機構相比,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的優勢和特色在哪方面?
徐常勝: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是中科院第一個在海外的研究機構,也是新加坡媒體發展局和國內合作的第一家機構。我們是以非盈利公司的形式注冊在新加坡,剛才提到了,我們是獨立法人。在此之后,新加坡媒體發展局還和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共同成立了研究中心,但與他們相比,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更具獨立性,而且所有的知識產權都歸亚愽娱乐app所有,十分有利于利用新加坡這個平臺將所里的研究成果進行國際化推廣。
4、天地小編:新加坡一直以精細化管理而著稱,這一點在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中是否也得到了體現?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的組織架構和運行管理模式嗎?
徐常勝: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研究院董事會每年召開兩次會議,檢查研究院的研究進展和其他事宜。2010年2月,中國-新加坡數字媒體研究院指導委員會成立,與董事會會議一并舉行,也是每年召開兩次會議,一次在北京,一次在新加坡。指導委員會和董事會一起負責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指定、戰略規劃、人員變動等重要問題。日常管理由執行院長負責,行政工作則由在新加坡聘請管理人員承擔。另外,在科研方面,研究院每年還會召開一次項目研討會。
CSIDM由新加坡研究基金撥款,由媒體發展局負責考評,他們的管理和考評確實很精細。在經費方面,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負責我方派駐新加坡人員的生活費、本地管理人員的工資、聯合培養研究生的費用和其他運行費用;此外,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撥款作為中心的開辦費用。亚愽娱乐app承擔自己所有職工的工資和學生在國內的開支、新加坡學生來北京實習時的住宿、互動教學系統的項目經費及在研究生院的試驗費用等。
在CSIDM成立之初,媒體發展局就制訂了詳細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包括對于知識產權(主要集中在獲得專利的數量上)、成立公司數量、技術轉移轉化(簽訂了多少技術轉移轉化的合同)、學生培養、派駐科研人員數量以及在國際期刊與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情況等各個領域進行量化的指標考核。研究院每個季度都需要根據KPI向新加坡媒體發展局提交報告,這也是新加坡方面對我們考核的主要依據。
除了KPI考核外,新加坡媒體發展局還會按照慣例,組織高質量的國際評估團。
5、天地小編:中期評估對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具體影響呢?研究院未來又是規劃如何的?
徐常勝:通過中期評估之后,研究院下一階段三年的工作計劃(至2014年7月)定位將原有的六個項目(包括:"Dialog, Discourse and Transl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Language Learning", "Co-training NLP Systems and Language Learners", "Adaptive Non-Native Acoustic Modelling and Automatic Corrective Feedback Generation for Spoken Language Learning", "Affective Video Analysis and Retrieval", "Multimodal-based Immersive Scene Creation"和"Wearable Sensor Networks for Language Learner's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Localization")合并為一個以Language Mediation為研究方向的項目。
研究院下一階段的目標是開發出一個跨語言協調和溝通的在線平臺并讓用戶進行測試。研究院成立了一支開發團隊,加強了市場需求調研和商業推廣,圍繞研究院的中心目標調整了項目,并充分利用新加坡在國際學術交流、多語環境和產業合作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加強亚愽娱乐app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合作,力爭在成果推廣和技術轉移方面取得成果。
此外,新加坡媒體發展局對亚愽娱乐app“一三五”規劃中的“計算大腦”方向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目前我們正在商討CSIDM二期合作協議,從2014年至2020年,研究院可能會重點圍繞類人神經網絡機理、計算模型、大規模體系架構以及應用而展開工作。目前正在與NUS、南洋理工大學等機構進行聯系,逐步形成項目的合作計劃等。
6、天地小編:中新數字媒體研究院確實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對外交流平臺,能再舉例給我們講講雙方是如何合作交流的嗎?
徐常勝:CSIDM為研究所和新加坡科研機構搭建了一個很好地合作交流平臺,所里的自然語言處理、語音翻譯以及多媒體計算等團隊在新加坡一直有合作項目,有的還在新加坡進行技術推廣,其中《第三方數字版權管理與服務關鍵技術合作研究》、《海量音視頻內容智能化編目項目合作研究》兩個項目還獲得了中國科技部和新加坡媒體發展局聯合資助計劃的資助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他們在語音語言方面的科研實力很強,我們很多地方是可以互補和相互促進的。比如,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宗成慶研究員一直和新加坡國立大學Hwee Tou Ng(黃偉道)副教授開展機器翻譯方面的合作,宗老師更偏重做中文和英語,黃老師更偏重做馬來西亞語和英語,他們之間有很多的交流。
鮑秉坤: CSIDM有著濃厚的學術交流氛圍。一方面,新加坡媒體發展局會定期組織下屬的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匯報各自的研究進展,分享成果;另一方面,我們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南陽理工學院有合作項目,和他們的科研人員非常熟悉。CSIDM的辦公地點和新加坡國立非常近,交流就更方便了。這些交流能培養我們具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更好地把握學科前沿和行業動態。
7、天地小編:所里的同志們長期駐扎新加坡,在異鄉做科研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
鮑秉坤:和國內相比,新加坡的科研環境更加安靜,大家在那兒就是踏踏實實做研究,很少被瑣事打擾。此外,這幾年CSIDM一直都關注人類跨語言協調和溝通這一目標,我們的研究方向很明確,從沒有動搖和改變,這也能讓我們的研究更加專注和有效。
CSIDM也是一個很鍛煉人的平臺,相關課題組的研究生定期派駐到新加坡進行交流。首先是很好地鍛煉了他們英語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其次他們和新加坡的科研人員、學生進行交流,提升了他們的視野和學術能力。很多研究生都認為,這些積累對他們的成長和日后工作是非常寶貴的。